今年以來陜鋼集團漢鋼公司全面落實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新要求,將“三化”建設作為年度核心任務,緊扣生產經營與上級部署,以增強政治監督實效為核心,推動紀檢監察與企業治理深度融合,在規范權力、防范風險、護航發展上取得階段成效。

錨定政治監督核心,壓實責任筑牢發展根基
緊盯上級部署與重大任務,推動政策落地。堅決扛起政治監督首要職責,將黨中央鋼鐵行業轉型升級、綠色低碳發展政策及陜西省“三個年提升活動” 落地情況納入政治監督清單,建立“清單分解、項目推進、常態監督”機制。重點監督項目立項、要素保障與進度,督促供銷、法務部門簡化流程、規范合同,推動中層干部下沉解生產難題;全力配合陜煤集團巡察,推動管理升級。對巡查反饋問題制定整改清單,明確責任、時限與措施,通過“周檢查、月通報”確保整改到位,以高標準、嚴要求做好巡察整改工作,推動企業規范管理再上新臺階。
聚焦決策規范與制度執行,強化過程監督。嚴格落實“監督跟著決策走”原則,定期列席黨委會、總經理辦公會,監督“三重一大”環節,提出監督建議,杜絕“一言堂”;同步強化制度執行監督,日常監督各級黨委“第一議題”制度落實,重點核查是否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、黨中央重要會議精神作為首要內容,是否結合生產實際制定落實措施,責令學習流于形式的支部整改。每季度檢查班子成員“一崗雙責”落實與《黨風廉政建設紀實手冊》填寫情況,對記錄敷衍者進行提醒,推動責任從“有形”向“有效”覆蓋。
嚴明紀律規矩,深化作風建設整治。針對中央通報的違規吃喝案例,及時組織專題學習,通過剖析、談話、寫心得引導干部汲取教訓;開展專項治理,查財務憑證、接待記錄,走訪食堂與合作方,排查隱形“四風”。在食堂設監督崗,查食材采購與餐食剩余,對浪費問題嚴肅查處并通報,以“零容忍”遏制不良風氣。
推進“三制”監督,以監督創效賦能企業治理
深化專項復核,堵塞管理漏洞。以“三制”監督(經營復核制、內保巡查制、紀檢干部派駐制)為抓手,聚焦成本管控、合同履約、項目管理等關鍵領域開展專項復核,將監督融入生產經營全流程。今年以來,設備維修承包復核提出4項建議,違約追責9.3萬元;耐材管理復核提出5項降本建議;廢鋼基地復核發現違規問題,移交線索并問責2人;工程項目后評價復核 100余個項目,以下發《紀檢監察建議書》形式督促整改問題6項。
指導基層監督,激活監督末梢。下沉監督力量,堅持“以上率下+基層自主”相結合,指導基層紀檢監察組織圍繞生產經營關鍵指標開展自主復核。今年以來,重點推進蒸汽回收、能耗管控、物資領用等19項復核工作,發現45個問題并提出26條改進建議。下發協同增效方案,明確2025年堵漏目標,梳理62個創效項目,推動監督向“創效”延伸,助力企業降本增效與高質量發展。
強化多元監督,構建協同監督新格局
健全“大監督”機制,凝聚監督合力。統籌紀檢監察、審計、財務、風控、法務等監督力量,貫通專責監督、法務監督、審計監督、民主監督、業務監督五大模塊,覆蓋全業務鏈條,打造“1+5+N”立體監督體系,打破部門信息壁壘,明確各部門監督職責與協作流程。定期召開“大監督”聯席會,將發現的問題按權限移交處置,形成“發現問題-督促整改-核查問責-完善制度”的閉環管理,確保監督無死角。機制開展以來,梳理問題清單40份,問題71項,召開聯席會議4次,解決問題57項,實現了監督資源集約化、協同化運作。
嚴把選人用人與廉潔關,規范權力運行。嚴格落實干部選拔任用監督責任,對提任干部進行考察談話,了解履職與廉潔情況,查檔案、征意見出具廉潔鑒定,防止“帶病提拔”;監督基層單位管理崗位公開競聘過程環節,確保選拔公正,保障職工權益;定期開展關鍵崗位干部辦公用房自查,核查干部辦公用房面積與裝修標準,未發現超標;及時更新干部廉政檔案,動態補充信息,建立“一人一檔、動態更新”防控體系,支撐干部管理與廉潔風險防控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